维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维基app体育网新闻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特别报道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保障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24-04-01
 原标题: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特别报道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3月25日,浙江省诸暨市暨南街道街亭幼儿园开展“小小交警进校园”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孩子们的交通安全意识。陈霞芳 摄  3月25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中心小学开展“平安校园 拒绝欺凌”主题班会活动,乾元派出所民警向小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倪立芳 胡玉昌 摄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浍水路小学学生在进行火灾逃生安全疏散

  原标题: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特别报道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3月25日,浙江省诸暨市暨南街道街亭幼儿园开展“小小交警进校园”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孩子们的交通安全意识。陈霞芳 摄

  3月25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中心小学开展“平安校园 拒绝欺凌”主题班会活动,乾元派出所民警向小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倪立芳 胡玉昌 摄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浍水路小学学生在进行火灾逃生安全疏散演练。阮雪枫 摄

  3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这一天,“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主题活动拉开帷幕。连日来,各地各校以“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为重点,以事故为警醒、以问题为导向,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系列活动,促进安全教育常态化开展,保障学生健康安全成长。——编者

  河北省教育厅将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提质增效工作,列为2023年省级民生工程、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治理行动的重要内容。全省建有食堂的学校已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100%全覆盖,视频信息全部接入互联网,监控视频清晰度达标率、重点点位全流程覆盖率、视频信息联网率、学生就餐公共区域显示屏幕设置率均已达到100%。

  加强监管监督。一是推进统一监管。升级改造河北省学校安全网格化管理平台,增加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省级监管模块,指导市县教育部门整合各地监管平台视频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一网统管。二是实现全面监督。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数据库,督促各学校每天将食品溯源、索证索票、餐饮价格、校长及家长陪餐等信息上传到数据库中,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监督。三是强化外部监督。刚性执行校长陪餐制度,认真记录陪餐评价和整改意见,进一步畅通反映问题渠道。四是做好源头管控。指导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协同配合,共同核查校园食品供应公司资质,严格实行准入退出机制和黑名单管理。

  加强检查指导。一是开展验收调研。抽调行业专家组建省级工作组,验收指导各地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提质增效暨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二是开展网络巡查。建立常态化网络巡查机制,每月网上抽查不少于2000所学校食堂,重点对视频监控图像质量进行检查分析,督促整改。三是排查整治隐患。会同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全省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排查整治和学校食品安全排查整改工作,对排查发现的问题隐患逐一建立台账、明确时限、挂牌督办。四是建立暗访制度。不定期赴各地各学校进行实地暗访,对发现的问题隐患现场抓拍记录、现场交办整改,并进行全省通报。

  加强规范管理。一是加强供餐管理。要求学校进一步规范食堂会计核算和财务收支行为,对饭菜一律实行明码标价,坚决杜绝“价高、质差、量少”问题。二是加强食堂管理。明确保障食品安全、强化制度执行等8个方面工作要求,全力推进学校食堂规范化安全管理。三是加强食品安全。对学校食堂、承包或委托经营单位、校外供餐单位经营服务全过程提出了明确监管要求和责任追究办法。四是完善内控机制。指导各地各校修订完善食堂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作用。(河北省教育厅)

  四川地质结构复杂,地貌多样,水系发达,防灾减灾历来是“大事要事”。四川省教育厅一直高度重视学校防灾减灾和学生防溺水工作,认真践行“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坚持强统筹、夯基础、重教育、抓应急,切实筑牢学校防灾减灾和学生防溺水工作防线,全力防范遏制涉校涉生灾害事故发生。

  强化联防联控。会同多部门指导各地以防溺水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协同联动,形成整体合力。联合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专题部署主汛期学生防溺水和防汛减灾工作。联合公安厅、水利厅等9个部门,对21个市(州)政府防范学生溺亡工作进行全覆盖督导检查,压紧压实属地防溺水工作主体责任。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积极会同宣传、公安、应急、水利等部门,建立健全防范学生溺水联防联控机制,开展校家社共育共治,组织力量加强河流、湖泊、水库、堰塘等水域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和巡查巡防,整体联动开展学生防溺水工作。2023年,全省中小学生溺亡人数同比下降60%。

  科学防灾减灾。组织开展为期半年的全省教育系统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做到校点排查全覆盖。将校园安全纳入专项预算,分条块支持防汛减灾、校舍危房改造等项目,持续巩固“校安工程”成果,重点针对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或根据规划迁移避险,切实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坚持防范预警和应急演练相结合,印发教育系统防汛、防震系列应急预案,全省学校完善预案2.3万余份,开展培训6900余场次,开展应急演练2.2万余场次、参与演练师生1323万人次。2023年,相关地震灾区师生零伤亡、校舍零垮塌。

  加强宣传教育。落实“生命·生态·安全”省级地方课程,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周不少于2学时,新编《学生安全知识读本》《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学生读本》,将防溺水、防震减灾、防汛防地灾等知识纳入课堂主渠道教育。充分用好“放学前3分钟”“周末和放假前最后一课”,将防溺水、防灾减灾作为重要内容,持续强化安全知识教育和提示警示教育。录制系列专题片,组织全省中小学师生和家长观看阅读,累计阅读量达1990万。动态掌握汛期天气及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向各地各校发布高温、暴雨、防汛、地灾等预警提示,第一时间向师生和家长推送,提前做好安全防范。(四川省教育厅)pagebreak

  近年来,山东省日照市高度重视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自2020年3月起,日照针对学校安全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行安全教育课程改革,市域整体推行适合中小学自身特点的安全教育“1+3+X”课程体系,扎牢学生生命安全根基,为学生健康成长护航。

  构建“1+3+X”课程体系,为中小学安全教育奠基。课程体系由安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主题教育活动课程三部分构成。“1”指地方《安全教育》课程读本,是以促进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必要安全知识和技能、养成自救自护素养和能力为目标的综合性必修地方课程,主要包括安全道德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3个维度,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注重培养学生预防和应对安全应急的能力。

  “3”指“1530”校本课程中的“1”“5”“30”三个模块。根据“1530”安全教育工作法,每天放学前教师对学生进行1分钟安全教育,每周放学前教师对学生进行5分钟安全教育,节假日放假前班主任对学生进行30分钟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知识普及维基app体育网新闻,通过天天提醒、反复叮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安全意识,进而升华为安全行为自觉。

  “X”指主题教育活动课程,包括交通安全、生活安全、活动安全、自我保护、社会治安和意外事故处理等六大类主题教育体验课程。挖掘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耳闻目睹的例子作为教育范本,将公共安全常识寓于主题教育,让学生在各种情景体验中形成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日照中小学根据各自教学实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特色“X”课程,打造室内和室外安全教育双课堂。此外,日照实施科学教学策略,创新实施“讲验演警赛”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即讲授、体验、演练、警示、比赛协同推进,增强学生的直觉感受与学习体验。积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安全教育网络,将安全教育课堂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形成安全教育的强大合力。通过共建家校“安全大课堂”,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十个一”主题活动,营造学校家庭齐心抓安全教育的良好氛围。(山东省日照市教育局)

  浙江省金华市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把做好预防学生溺水工作作为“除险保安”百日攻坚行动的重要任务,多措并举织密防溺水安全网,切实保障学生生命安全。2023年暑期,溺水死亡学生人数同比下降20%。

  高站位,强推动,构建全社会防溺水新格局。一是建强组织领导。市县两级均成立防溺水事故专项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各相关单位和学校研究、制定、落实防溺水措施,全力推动防溺水工作落地见效。二是加强部门联动。出台《金华市防溺水事故专项活动工作方案》,由市防溺水办牵头抓总,政法委、教育、公安等成员单位按照工作职责强化内外联动、协作配合。三是构建四级网络。组建由市县两级相关部门,镇村网格员,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志愿者,救援人员构成的四级网络队伍,落实校园周边水域安全巡视和义务监管。

  重考核,严督查,全面压实防溺水工作责任。一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将防范学生溺水工作情况纳入评价考核,各地各校高度重视,层层压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开展联合督导检查。在每年开展两次市级联合督查的基础上,暑期组织专项组分赴9个县(市、区)和金华开发区开展防溺水专项督查,重点督查中小学尤其是民工子弟学校、乡镇或农村学校防溺水工作。三是落实倒查追责制度,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的单位坚决予以追责问责。

  浓氛围,细排查,织密全覆盖防溺水防控网。一是全方位宣传教育。5—10月常态化开展学校防溺水专项教育行动,7—8月重点开展60天防范攻坚行动。通过落实学校防溺水班队课、每月主题班会,组织防溺水演讲等系列活动,全面增强学生的防溺水自救意识和能力。二是常态化摸排复盘。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排查,建立工作清单,进行重点防范。三是多样化暖心服务。积极保障学生游泳场地,没有游泳池的城郊或农村学校,逐步配备充气式或可拆装式游泳池;培训一批有资质的体育教师或人员持证上岗,进校园开设公益游泳课堂。(浙江省金华市教育局)pagebreak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始终把校园安全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保障底线”,以“夯基础,抓重点,强教育,治隐患,保平安”为工作主线,全面提升学校安全整体工作水平。

  聚力做优机制保障。一是构建部门协同机制。针对校车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消防等重点领域,建立由教育、公安等10余个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推动问题早发现、早研究、早解决。二是构建专项包保机制。教育部门成立由班子成员任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7个校园安全专项督查组,通过清单化检查、台账制管理,形成闭环式整改机制,推进问题解决。三是构建交叉互查机制。每年春季、秋季学期开学前,教育部门在各乡镇(街道)学区、区直各学校之间开展异地互查,切实做到“查、改、督、销”闭环管理,不断完善校园安全工作体系。

  聚力突破重点难点。一是“校园天眼”圆满完成。完成“校园天眼”省市区校四级联通,实现校园安全管理数字化、智慧化。二是应急演练扎实开展。按照“临震不乱、处危不慌、决策科学、行动迅速、处置有力”要求,2023年累计开展防火、防震、防踩踏、反恐防暴等应急演练523场次,提升7万余人次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自护能力。三是重点部位有序整改。紧盯学生宿舍、食堂等关键场所、重点部位、重要设施,集中整治违规用电用气用火、违规占堵疏散通道、消防设施设备损坏等突出问题。

  聚力赋能宣传教育。一是抓好日常安全教育。落实常态化安全教育,开展动漫展播、情景剧、公开课等5280次,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二是搞好安全宣传引导。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等7个系列专题活动,累计5.3万人参与,发放宣传资料11万余份,营造“人人讲安全、人人重安全、人人都安全”的宣传教育氛围。三是做好心理健康辅导。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带头、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面向全区青少年开展热线咨询、危机干预、专业培训等工作。中小学生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档案,实现不同学段心理档案的转接。针对特殊家庭学生制定一对一帮扶方案,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教体局)

  “学校把警车搬进操场了!”前两天,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苗庵镇中心小学一(1)班学生刘毅昕刚进操场,就看见停在远处的警车,她立刻冲过去,看到了边上站着的交警叔叔。

  原来,这是苗庵镇中心小学举行的交通安全体验课。交警叔叔微笑地介绍,他来自市交警支队,今天来这里是为了给大家讲解汽车盲区的危险性。

  “车辆盲区是指驾驶员座位上,由于视线受到车辆结构和设计的限制,从而无法看到的区域。”交警叔叔利用图片、视频和模型,展示车辆在不同角度和距离下可能形成的盲区。为了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交警们安排他们轮流坐在驾驶座位置,亲身体验盲区带来的视觉限制。

  开学以来,安徽各地教育部门联合公安交警部门广泛开展“文明交通进校园”活动,组织交警进学校、进课堂,采用影像、案例、演练等体验形式强化交通安全教育。在铜陵,警官走进枞阳县会宫中心学校,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设计了“交通安全飞行棋”游戏;在淮南,凤台县实验中学的团员学生身穿红马甲,在党员教师的带领下,站在学校附近路口和公交站台配合交警疏导交通;在安庆市,望江县实验学校开展主题讲座,交警用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交通事故视频,让学生明白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可能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车辆有盲区,但安全教育不能有盲区!”安徽省教育厅学校安全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记者 王志鹏 通讯员 郝军)pagebreak

  “打人了!”滴滴滴……报警装置启动!日前,2024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日)暨福州市预防学生欺凌教育日启动仪式在福建省福州鳌峰学校举行。活动中,该校介绍了学校预防学生欺凌工作经验。

  维基体育平台入口中心

  学校目前试点在厕所等区域安装校园报警装置,有效提升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能力。“报警装置是这学期开学后安装的,我们在平时的安全教育课上告诉同学们,如果发生欺凌事件,要大声喊出‘打人了’‘救命’等求助词汇,以触发报警装置。”学校副校长郭柏晶表示。收到报警信号后,教师可以接通事件现场进行通话,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火速赶往现场制止欺凌行为。

  活动当天,检察官、交警、消防员等入校宣讲,提升师生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福州市教育局发布了《防范学生欺凌致老师、家长、同学们的一封信》,围绕何为校园欺凌,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如何应对校园欺凌维基app体育网新闻,家长如何教育孩子预防校园欺凌等问题作了详细解答。

  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邵东生表示,福州结合开展“预防学生欺凌 共创和谐校园”专题教育,持续强化法治教育,将防范学生欺凌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同时密切家校联系,督促家长落实学生监护责任,共同构筑学生安全防护网。(记者 黄星)

  “快……给我你脖子上的红领巾!”近日,在重庆江津区珞璜镇黄坡坎公交站,一名小男孩因下车摔伤了胳膊和腿。珞璜镇综合保税区小学的两名小学生解下红领巾扎住其伤口,并拨打电话求救。最终,小男孩得到及时救治。

  这得益于江津区各学校持续深入普及安全教育活动,让学生将安全意识根植于心,践行于实际生活中。

  “安全教育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救和互救能力。”江津区综合保税区小学书记、校长赖留君介绍,为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升他们在危急关头的自救和救助他人的能力,学校每年与江津区疾控中心、第三人民医院等通过现场教学、模拟演练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腹部冲击急救法、绳结打结、毛毯担架制作、家具防倾倒以及千斤顶的使用等技能。

  江津区教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提升学生们的应急处理能力,全区学校以“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为重点,通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系列活动,以亲身实践、现场演示、互动答疑等途径强化教育实效,增强了孩子们在紧急情况下的救助能力。

  维基体育平台入口中心

  围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五大专题”活动要求,江津区教委积极联系医疗、公安、消防救援等相关部门,依托“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广泛开展契机,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专题教育,促进学生安全教育常态化开展。(记者 杨国良 通讯员 王咏梅)(杨国良 王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