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A股市场尽管非常低迷,但对于ETF及指数基金而言,大家却感受到的是这个细分行业的欣欣向荣。今天我们借此机会来盘一盘2023年ETF行业的九大动向,并做出自己的解读。
今年年初,包括股票、货币、债券和商品在内的所有ETF合计规模为1.60万亿,截至12月21日,这一数值变为1.98万亿,规模较年初增长24.09%。在8-11月间,所有ETF的规模还数度突破2万亿的历史性关口。较之今年主动基金的颓废,ETF在市场整体下跌的行情中能取得20%以上的规模的正增长无疑显得颇为惹眼。
其中,股票ETF(A股+跨境)规模由年初的1.25万亿增长至目前的1.65万亿,规模绝对增长4000亿,贡献了今年ETF的绝大多数增量。在股票ETF中,今年诞生了两只千亿ETF,一个是规模突破千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一个是规模突破千亿份(华夏科创50ETF)。
看到这个数据,大家都不由得关心一个问题,ETF未来会怎么样?我比较认同「券业星球」主理人莽叔的一个观点:ETF是一个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来的东西。我对ETF行业的发展表示谨慎乐观,主动权益基金面临的阶段性问题大家都看到了(主动基金的整体超额收益会有起伏,大家对其评价常在过誉和过贬之间摇摆,进而影响规模),而ETF没有业绩包袱,所以也不存在软肋,像很多ETF净值四五毛,抄底资金反而层出不穷。
说到ETF规模的增长,它可能来自于主动基金份额的相对缩水,但更多则是来自于热衷频繁交易个股的股民,这部分潜在的市场渗透空间无疑是巨大的。
未来ETF的发展会如何,我想一方面取决于公募基金的ETF投教(让更多的股民了解ETF喜爱ETF)可以深入到什么程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监管层:ETF跟踪的行业指数到底可以细到什么程度?杠杆ETF这类创新品种能否有望推出(想想2015年5000亿的分级基金...)?
行业发展这么好,新的玩家参与进来并不奇怪,不过这两年还是有点新变化。如果说过去几年是许多不明就里的中小型基金公司杀入到这个赛道的话,那么这两年则是一些已经意识到这个赛道残酷竞争现实的大中型基金公司开始入局ETF和指数业务。
与中小型基金公司囿于资源限制,在产品布局上抱着试一试看一看、走走停停的犹豫心态有所不同的是,大中型基金公司在产品布局上明显更有章法,而且不因现有产品短期规模的起伏而影响产品上报的节奏,战略方向定下来后在具体执行上丝毫不拖泥带水,一些公司如景顺长城及万家等已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万家基金:去年6月以来的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万家在场内密集布局了国证2000、工业有色金属、沪深300成长及创业板综等特色ETF;在场外则布局了软件、新能车电池、北证50、恒生互联网科技及纳斯达克100;另外还有中证红利、维基体育首页标普石油天然气和中药正处于报会待发行阶段,一连十来只产品反映公司在被动指数业务的布局上明显是有备而来的。在存量产品的规模上量上,万家在国证2000ETF上取得突破,目前最新规模逾20亿;另外场外中证红利指数基金上也在今年三季度实现了规模的快速跃升(1.6亿增长至19.82亿)。
景顺长城:景顺长城这两年在指数产品的布局上明显加快了节奏,变得雷厉风行,近一年多已发行并成立了创业板50、恒生消费、纳指科技、国证2000、芯片、机器人及全球芯片(80%费半)等ETF场外指数基金产品。除此之外公司还有全球人工智能、标普消费、港股通红利低波、农林牧渔、国证石油天然气、港股通创新药及CES创新医药等产品处于报会待发行阶段。在存量产品的持营上,景顺长城也可圈可点,纳指科技ETF以那只柯基做的系列形象宣传图被很多媒体老师评为年度最佳ETF宣传文案。今年景顺的港股科技50ETF、红利低波100ETF及纳指科技ETF在规模上均有非常显著的提升,作为晚入场的公司能找准市场节奏在港股、红利及纳指等热门赛道发力并取得如此业绩,着实可圈可点…
中欧:目前中欧尚未管理有被动指数基金产品,不过自11月以来,公司连续上报了机器人、软件、芯片、人工智能及纳斯达克100五只权益指数基金,目前公司的首只机器人指数基金正在发行中。由于中欧基金刚刚发力,未来布局的节奏尚不明朗,但可以肯定的是,以中欧的行事风格,这肯定只是开始,2024年我们有望看到中欧在这块业务上更多的动作。
东证资管:作为老牌价值投资机构,公司在投资上有不少自身的沉淀,在这之前东方红将这些投资理念落地为三只定制指数,分别为东证竞争、东证红利低波及东证优势成长,并布局了相应的场外指数基金产品。最近东方红则跳出了这一思路,开始布局市面上的热点指数,上报了纳斯达克100场外指数基金,那么未来东方红到底会不会大举发力指数业务,可以保持进一步观察。
通过对上述几家发力指数业务的大中型基金公司的简单盘点,可以看出它们不仅有决心(行业竞争白热化环境下依然毫无犹豫的布局)还有能力(能够让存量产品快速上量),未来ETF指数赛道上的竞争会更激烈,当然也会更精彩。
ETF竞争日趋激烈,很多后发者不惜自我革命降低产品的管理费率,以试图抢占先发ETF的份额。过去几年许多产品采取了类似的竞争策略,但几乎没有奏效,很多产品管理费降低却没有换来规模的增长,这背后的原因很多,比如:
(1)ETF偏交易属性维基体育首页,投资者在ETF产品上的持有时间很短,年化二三十个BP的费率调整对于投资者而言几无获得感,投资者更看重的是Beta收益,不会刻意去买流动性相对欠缺的低费率ETF产品,流动性耗损容易得不偿失;
(1)确实有非常多的投资者是以交易目的去持有ETF,而像汇金这样的基石投资者则是以配置目的去持有ETF,持有时间以年为单位计算,费率对业绩的影响会有所体现;
(2)随着不少宽基ETF的规模动辄升至几百亿甚至上千亿,打新收益对ETF业绩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都采取纯被动跟踪策略的前提下,费率的差异会反映到这些ETF产品年度收益的差异上来。
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易方达的沪深300ETF和上证50ETF通过低费率策略取得初步成效:
易方达沪深300ETF的年初规模由年初的167亿增长至目前434亿,一跃成为全市场第二大沪深300ETF,已超越首批发行的嘉实沪深300ETF。今年10月底汇金宣布增持ETF以来,该产品管理规模增速显著高于其他沪深300ETF,势头正劲;易方达作为指数大厂,在沪深300这样的宽基ETF上实现规模的逆袭,无疑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易方达管理的上证50ETF管理规模则由年初的12亿份增长至51亿份,同样呈现快速增长之势…
当然易方达在降费策略上肯定是通盘谋划过的,公司在已建立领先优势的创业板ETF和科创50ETF上选择微降费甚至不降费,在后发的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及中证1000等后发产品选择将费率统一降低到0.2%,以抢夺相应先发ETF的庞大市场份额。
低费率策略的初步成功带来的冲击力是巨大的,指数业务未来可能是星辰大海,但身处其中的玩家们面临的压力却是不减反增,商业竞争是残酷的。
那么现有宽基ETF规模靠前的公司该怎么办?如果自我降费很难下决心,那么是不是先可以在ETF的投资上通过各种精细化的操作将这小几十BP的费率差异赚一部分回来?说一千道一万,降费的目的是要体现到收益上的,如果基金公司没降费,但ETF运作水平更高,把这几十个BP赚回来了,投资者或许同样可以接受。虽说这些宽基ETF都采用全复制,追求跟踪误差的最小化,但现在指数成分调仓冲击很大还有转融通业务等,ETF基金经理还是有一定主动操作的空间的。像很多抽样复制的ETF,很多产品已经在开始卷收益了...
说到千亿ETF,大家会第一时间想到沪深300ETF(510300),随着国内ETF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这只产品成为市场首只千亿ETF并不令人意外。
令人意外的是紧追而来的第二只千亿ETF竟然问世时间仅三年出头的科创50ETF(588000),该产品最新规模虽然尚不足千亿,但份额早已突破千亿份,规模离千亿是近在咫尺,突破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年中该产品份额增长1倍左右,规模还一度非常逼近华泰柏瑞的沪深300ETF。
从各宽基ETF的规模来看,科创50已是仅次于沪深300的第二大宽基,目前(12月25日)跟踪6只典型宽基的ETF规模合计6394亿(占权益ETF总市场份额的40%+),具体分别为沪深300(2530亿)、科创50(1440亿)、上证50(840亿)、中证500(707亿)、创业板指(579亿)和中证1000(297亿)。
如果从指数及产品问世时间和认知度等角度进行分析,科创50相对沪深300丝毫不占优势;但如果从交易制度约束(50万交易门槛)及偏科创主题指数属性的定位,科创50指数的成功似乎又有迹可循,科创50ETF的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也要显著高于其他宽基ETF(见下图)。
src=注:图中数据为汇总数据,对于联接基金持有的ETF份额,不直接划为机构,而是穿透到联接基金的持有人去进行计算;数据截至2023年6月30日
科创50ETF个人投资者的持有比例接近四分之三,遥遥领先于一众宽基ETF,个人持有人占比越高,意味着该产品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果不其然,维基体育首页今年科创100ETF的爆火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科创100作为科创板定位于中盘的宽基指数,其于2023年8月7日发布,在市场参与者各方的光速推动下,这一至今问世尚不足5个月的科创宽基挂钩的ETF产品总规模已高达277.25亿(截至12月25日),其规模超过中证1000ETF只是时间问题。这期间科创100也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能呈现这样的大好局面谁敢想?尽管该产品因各家基金公司的激烈竞争会呈现一定的虚假繁荣,但产品能在如此低迷的市场中吸引这么大的人气,投资者对于该产品的认可度由此可见一斑。受科创100的成功启发,深证指数迅速跟进推出了创业板中的中盘指数(创业板200指数),并发行产品上市交易,但热度要逊色于科创100。
科创板块ETF的成功还不止于上述的科创50和科创100。今年嘉实和华安两家跟踪科创芯片指数的ETF合计规模由年初的3.44亿暴增至最新的79.79亿。这样的成功离不开半导体芯片的高认知度,同样也离不开科创板的大气候维基体育首页。
科创板这么肥沃的诞生爆款ETF的土壤,未来还会有哪些爆款?在此不妨开个脑洞:
科创成长:科创成长指数(000690)是参照创成长的定位而来的,是典型的进攻型指数(牛市涨得多,熊市跌得多),年初至今下跌32%,跌幅显著大于科创50(-14%)和科创100(-17%)。今年广发和易方达发了两只跟踪该指数的ETF产品,热度并不高,这很可能跟科创成长今年的疲软行情有关,未来随着行情好转,这两只产品不应该没有做大机会,毕竟投资者已经认可创成长了,认可科创成长应该是迟早的事...
科创生物:科创芯片ETF已经长大了;科创信息和科创材料已上市但认可度一般,这可能跟这两个行业比较泛有关;科创生物尚无相关ETF上市,如果有产品上市了应该很有机会,毕竟这个板块定位清晰(高科技医药公司),而且投资者也很买账(有很多非常大的医药类ETF)。
科创小盘:科创50和科创100已经取得极大的成功,科创板目前已经有快600只股票了,未来是不是可以如法炮制,再弄个科创200或者科创300(小盘)啥的?相信会和科创50及科创100一样,受到大家的欢迎,当然从现有情况来看,这类指数流动性会比较差。
说完科创板块ETF布局的机会,也得说说风险,科创类ETF面临的最大规模下滑风险我想可能还是交易制度风险(将科创板准入门槛由目前的50万降到更低)。
在今年的新发ETF品种上,如果说最超预期的是科创100ETF,那么最不及预期的恐怕非中证2000ETF莫属了。
今年中证2000ETF的发行可谓是天时(今年微盘股投资风靡)、地利(地位堪比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的核心宽基)和人和(各家基金公司铆足了劲准备大干一场)皆具的ETF产品,可最终结果却惨不忍睹。9只中证2000ETF发行规模56.36亿,如果这算勉强及格,可这些产品在上市后规模持续缩水,目前合计规模仅11.3亿,较IPO规模缩水80%;与科创100ETF133亿的发行规模及277亿的最新规模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反差。
其实中证2000这样的小盘指数受到投资者的冷落并非孤例,去年卷出天际的中证1000ETF同样遭遇类似的窘境。还是回到上面那张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持有各宽基ETF的比例的图,在6只代表性宽基指数中,中证1000ETF的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是最低的(仅16%),这说明中证1000ETF并不太受个人投资者认可,缺乏群众基础,后继乏力。至于机构投资者比例高,这更多应该还是来自于基金公司同机构间的资源交换,我觉得用虚假繁荣来形容中证1000ETF也并不为过。
(1)小盘宽基ETF不受汇金等国家队资金待见。我理解,汇金这类国家队资金通常有保值增值及逆市场周期调节托底市场两方面诉求,因此像上证50及沪深300这样的权重大盘指数很容易兼顾上述两方面诉求而得到国家队资金的垂青。至于中证1000和中证2000这样的小盘指数,经营稳定性不及大盘,对大盘指数的影响也有限,因此得到很难得到国家队这类基石资金的关注。
(2)从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层面,小盘是用来做交易而非配置的,小盘ETF有更好的替代工具。与更侧重短期交易属性的行业主题指数不一样的是,对于小盘这样的宽基指数,大家更多是用来做配置的,持有时间相对较长,既然这样,那么在侧重交易属性的场内市场中,小盘ETF就显得格格不入。而且一旦到没那么性感的中长期配置层面,由于小盘股获取Alpha相对容易,机构和个人就更易配置场外的小盘指增产品(大概率能战胜对应的ETF),对收益追求更极致的个人就干脆直接配微盘股基金了,所以小盘ETF和联接都非常容易受到冷落。这也能解释今年小盘场内和场外产品呈现出来的一冷一热,中证2000ETF无人问津,小盘指增和微盘股场外基金规模暴增,动辄限购。
未来小盘ETF何时能够真正吸引到投资者?我想这可能需要小盘的Alpha逐渐降下来之后了...
上个周末,一篇为上证指数正名的文章引发了巨大争议,说到上证指数的历史表现,其槽点确实不少。
不过在资本市场上并没有绝对的事情,此时被吐槽得最凶的上证指数恰处于它的高光时刻,不信我们看看数据:
自上一轮结构性牛市市场顶部以来,2021年2月18日至今(截至12月25日)沪深300指数下跌42.36%,同期上证指数仅下跌20.14%,上证指数表现显著优于沪深300指数。
个中原因不难理解,沪深300指数投向的股票为大盘股,上证指数投向范围则因囊括了整个市场的股票,整体风格更偏中小盘。而2021年2月以来市场恰好呈现的是小市值风格行情,上证指数因市值更为下沉而受益。
得益于过去近三年上证指数的良好表现,富国基金2011年初便已上市的上证指数ETF(510210)今年终于开始得到投资者的关注与认可,产品规模由年初的10.7亿迅速攀升至当前的70.3亿(截至2023年12月25日)。国泰基金2020年9月上市的上证综指ETF(510760)今年规模也小有斩获,规模由年初的3.23亿增长至最新的9.33亿(截至2023年12月25日)。
综合指数一向以风格不清晰及收益不突出等原因备受诟病,没曾想在ETF发展的滚滚浪潮中,其因小盘风格的崛起而重新焕发了生机。
华泰柏瑞则抓住上证指数对深市代表性的缺失,推出跟踪中证A股指数(近5000只股票)的A股ETF(563330);
万家则抓住细分市场,推出跟踪创业板综指(1300余只股票)的创业板综ETF万家(159541)。
今年市场的两大热点分别是小盘和价值,相对于小盘股ETF的落寞,头顶中特估行情的价值类ETF则受到投资者更多的关注。
不过同样为价值类ETF,但各产品受到的待遇也是不同的,像带价值字眼的沪深300价值ETF、价值100ETF等低估值指数ETF诸如此类获得的份额增长较为有限;带红利字眼的ETF产品则明显得到了市场更多的认可,像红利低波策略ETF在去年及之前几乎没有什么投资者关注,今年则一夜之间爆火了,华泰柏瑞的红利低波ETF(512890)管理规模由年初的2.58亿增长至最新的24.75亿,景顺长城的红利低波100ETF则由年初的1.96亿增长至49.5亿。
(1)同为热点,为什么小盘ETF不火但价值类ETF火了?小盘比较容易获得超额收益,场外产品业绩比小盘指数好的多的是;而在价值股行情当红之时,一来市场的深度价值型基金经理在红利低波这些指数面前几乎讨不到什么便宜(姜诚、曹名长、鲍无可、杨鑫鑫、丘栋荣等人过去三年的业绩要么跑输红利类指数,要么战胜幅度非常有限),二来市场的深度价值型基金经理非常稀缺,也几乎没有能稳定跑赢这些指数的指增产品,这样自然而来价值类ETF就填补了市场的空白。
(2)为什么带价值字眼的ETF受欢迎程度不及红利类ETF?这是因为一来红利比价值认知度更高,高分红好理解且能给投资者一种稳定的预期,由价值联想到低估值再进一步展开到背后的投资逻辑对投资者而言要难得多;二来低估值策略容易陷入估值陷阱,像价值类指数更为偏爱绝对估值低的银行地产,今年表现也不及红利指数。
(3)为什么红利低波火了?一来是因为过硬的业绩(比红利表现更好),二来也离不开市场各方的投教工作。
红利及红利低波这样的指数是Smart Beta指数的一种,因Smart Beta指数在美股市场认可度较高,摸着美国ETF市场过河,国内基金公司在Smart Beta产品的布局上投入了相当多的资源(包括指数编制和投教),但最终下来的结果却不甚理想,整个A股市场Smart Beta ETF产品的规模尚不及其他类别ETF的一个零头,之前很多的迷你策略指数基金产品都没熬过中间的冬天清盘了。
那么对于这个细分ETF赛道的未来该怎么看?我个人倒没那么乐观,红利(低波)ETF崛起的背景是相关主动基金产品稀缺,这类指数可以填补市场的空缺。至于说成长及质量这样的ETF产品,我觉得要做起来很难,因为市场中有的是成长风格基金经理,有的是质量风格基金经理,可以预见他们当中很多人的业绩要比这类编制规则固定的指数要好,维基体育首页因此投资者很难意识到这些策略指数的价值。
2019年和2020年是A股市场的高光时刻,价值投资长期投资风靡,期间沪深300上涨73.1%,而同期的港股则表现得很落寞,在这期间恒生指数仅上涨5.36%。大家本以为港股会补涨,可没想到的是,2021年至今(截至12月26日)恒生指数下跌40%,跌幅还略高于沪深300指数...
这些年,无数的投资大佬在港股市场折戟沉沙(可参考:买港股基金前,三思而后行!),今年年初丘栋荣基于对港股市场的极度看好,发行了中庚港股通价值18个月封闭,目前封闭期还剩下6个多月,最新净值0.8766,不知道届时这位公募界仍保持完美人设的顶流基金经理能否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
这么糟糕的港股市场,自然少不了投资者的各种抱怨,但抱怨归抱怨,大家并没有心灰意冷,抄底起港股ETF来却毫不含糊。在目前A股市场上市的68只投向港股的ETF中,其规模由年初的1135亿增长至最新的1685亿(截至12月26日),规模大增48%。
src=上表列出了港股市场代表性指数对应ETF的规模增长情况,像很早就深入人心的互联网及恒生科技依然获得了非常可观的资金净流入。今年港股ETF市场最大的赢家无疑是医药板块,四只港股医药指数对应的ETF规模由年初的88亿增长至最新的246亿,规模增长180%,值得一提的是跟踪港股创新药的港股创新药ETF(513120)由年初的1.85亿增长最新的64.6亿,规模增幅达33倍。除此之外,像香港证券这样的小众赛道获得了不错的资金流入。
连年表现这么差的港股市场依然逆势获得了这么多的增量ETF资金,其实我不是太能理解。也许港股市场有很多A股没有的稀缺性板块及公司,且它们的认知度又高,这可能才是根本原因吧。
今年A股市场表现疲软,可境外市场却是一片红通通,像美国、日本、韩国、印度、法国、德国及越南等市场,其代表性指数年初至今的涨幅基本都超过了10%,身在A股市场的我们难免心生羡慕之情。
恰好,此前已布局多个海外市场的ETF指数基金开始肩负起为投资者布局海外提供渠道的重任,投资者热情似火,囿于QDII额度及境外ETF场内套利不够便捷等因素,场外限购场内溢价是常态,很多已处于迷你状态的跨境ETF开始重新焕发出生机:
(1)像跟踪日经225指数的四只ETF,年初合计规模仅2.5亿,各自规模均不足1亿,而它们的最新规模已达到17.74亿,流动性也有了显著改善;
(2)华安的法国CAC40ETF及德国ETF今年表现同样很不错(涨幅超20%),虽热度逊于日本市场,但今年产品的规模及流动性也同样有所改善。
(3)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的管理规模由年初的0.75亿增长至目前的6.84亿;
(4)中韩半导体ETF(513310)年初至今份额虽略有缩水,但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二级市场活跃度,规模做大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除了一些不太为人关注的老产品焕发出生机外,今年一些新发的跨境ETF产品也有着非常高的认可,像最近刚上市的东南亚科技ETF(513730)及前段时间上市的纳指科技ETF(159509)等。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境外市场热度最高的指数为纳斯达克100指数,目前共有12只ETF跟踪该指数,其合计规模由年初206.3亿增长至428亿,已堪比国内主要宽基,当然该ETF规模的增长也得益于一些基金公司将场外份额转为场内份额。
正因为如此,更多的境外ETF指数基金正在报批路上,像道琼斯指数ETF、美股红利、沙特阿拉伯等…
境外市场ETF火热的原因已无需多解释,从基金公司产品布局的角度来看,这倒是给大家上了一课,看基本面布局ETF也许意义并不大(本身看也很难看得对),稀缺才是真理。像日本这样的市场,尽管一直被失去的30年的阴影所笼罩,但风水轮流转,一旦出现差异化行情,投资者则是照买不误。我觉得,如果现在有俄罗斯指数,同样会火…
最后,很多朋友关心公募中到底有覆盖哪些境外市场的跨境产品,我这里整理出了一张表,当中列出了目前国内公募覆盖的境外市场及其代表性产品(同一指数选择规模最大的)。
作为蓬勃发展的ETF行业的观察者,本文将2023年异彩纷呈的ETF市场的九大动向进行整理,以供大家参考。
当然随着ETF产品越来越多,也囿于自身的局限性,可能一些重要的动向我没有整理到,比如像很多行业主题ETF当中的激烈竞争,比如债券及商品ETF中的新动向;也有可能我认为重要的事情实际上并不重要。另外,对于这些动向背后的原因,有些我有自己的理解然后写出来了,未必对;有些我自己也没想明白,所以没写。关于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及不足,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最后,本文是我首次对ETF市场进行年度盘点,花费了我非常多的精力。未来希望每年年底出一篇这样的盘点文章,以记录这个ETF&指数蓬勃发展的时代。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原创不易,如果此文对大家有帮助,欢迎点赞、收藏、关注三连击,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