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王会app球王会app中规院一年一度的学术交流会在春暖花开的三月正式拉开帷幕,“大咖论道”环节汇聚了多位行业前辈奋斗多年积累的思想洞见。
春已过半、韶光如许——作为中规院历史最为悠久的学术活动,也是建院70周年系列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学术盛会,中规院一年一度的学术交流会在春暖花开的三月正式拉开帷幕。本次交流会全程直播,首日直播观看人数1.6万人,最高在线万次……感谢每一位狂“薅”知识羊毛的行业同仁参与!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作为每年交流会最吸睛的环节,“大咖论道”环节汇聚了多位行业前辈奋斗多年积累的思想洞见:回顾中国城市科学建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路线图;讲述《城乡规划法》的起草背景和过程;呼吁回归治道传统、建立城市规划的中国学派;以超大特大城市规划实践探寻城市动力空间的适用性理论;从规划视角思考“好房子”建设......春天里温煦的天光泻落在车公庄西路10号金色报告厅,涵盖政策、学理、实操等多维度的学术之声最后汇聚成振聋发聩的理想响彻华夏大地:“‘城市规划’四个字需要全新的时代诠释”,“城市规划是人民的规划,需要更好地落实‘人民城市’的执政理念(石楠 语)”!
“百年正是风华正茂,七十恰是奋进之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至今已走过了七秩芳华,几代中规院人秉承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与城乡规划行业休戚与共,荣辱相依,为规划事业持续奉献着智慧和力量。中规院人也将继续以改革促转型、以创新谋发展,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王凯在致辞中强调,在过去的2023年,中规院强化“中规智库”建设,全方位服务部中心工作,主动对接中央和国务院部门,全面有序推进行业和社会服务;“中规智绘”产品开发取得新进展,有效发挥辅助规划设计业务的作用;“中规作品”落地见效,规划咨询业务稳中有进,围绕部中心工作的业务领域不断增强,拓展流域规划等新业务领域;“中规家园”建设有条不紊,持续做好、援疆、援青工作,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发挥群团组织作用,营造家园氛围。
今年的年度学术交流正值中规院建院70周年,在板块设计上做了精心的安排,一是关注长周期的回顾、梳理和总结;二是关注长期跟踪的重点地区、重点城市、重大项目;三是关注老中青三代的传承。3天6个板块的主题分别是:“大咖论道、国家使命、人民期盼、基地跟踪、动力变革、青年创新”。
王凯在致辞最后勉励中规院要以“思想高度、历史厚度、专业广度、家园温度”迎接建院70周年,在老一辈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奠定的良好基础上,锐意改革、不断进取,努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中规院篇章”。
报告开篇指出建设现代化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引领作用。建设现代化城市需要以我国的城市科学作为理论指导。
报告回顾了城市科学发展四十年发展历程,介绍了钱学森提出的城市科学的内涵和展望,以及国内外城市科学的发展走向,强调要坚持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建设城市科学的学科。由此提出:城市科学以城市学为牵头的学科体系,是一门应用理论科学。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国家城市体系的整体性为研究对象,以多学科思维、系统论方法,主要探索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各种宏观的、综合的战略问题,研究城市的功能、作用以及城市规划和发展规律。报告提出:研究城市科学,要把握科学技术创新思维,把握“数字中国”发展的机遇,把握先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逐步由定性分析向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发展,运用信息技术研究城市空间与人、服务之间一系列相互传导关系,从整体上研究城市产生、运行和发展。
中国城市科学建设的路线图是目标、路径和措施的一种系统集成。结合对中国城市科学学科的认识,以需求为导向,从统筹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视角,从深化城市规划编制改革的要求,从国家明确借助BIM模型研究建立CIM模型的要求,尤其是从城市科学学科建设的要求,城市系统模型的预测与推演,这是一个具有方向的研究,他提出建立城市科学三个方向上的路线图。顺应信息化技术发展,“数字中国”建设,结合城市科学自身建设,由定性逐步向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发展方向,探索建立概念性的数学模型。第一,围绕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目标,制定现代化城市的总体路线图,探索建立城市经济转型数学模型。第二,围绕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探索建立社会治理数学模型。第三,围绕城市交通智能化转型,完善提升基础公共服务体系和能力,探索城市交通问题的数学模型。
报告最后强调,要运用信息化技术,推进由定性向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是完善城市科学的方向。
报告首先介绍了《城乡规划法》起草的背景。19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城镇化加速推进,城乡建设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大规模建设中利益主体的趋利行为,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影响了城乡建设发展的科学性和有序性,这些复杂局面是《城市规划法》起草时不曾遇到的。在此背景下,修改规划法成为适应城镇化和城乡建设发展需求、实现城乡规划工作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报告回顾了建国后城乡规划法规的建设历程,对规划法修改前后做了比较。上一版《城市规划法》在内容上对规划编制作了较多规定,而对规划管理、操作程序、监督检查、法律责任规定得较少、较笼统。同时各级城镇体系规划法律地位不明确,小城镇、乡村规划的法律规范薄弱。与之相比,《城乡规划法》修改关注的重点包括:突出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强化城乡规划综合调控的地位和作用,规范法定城乡规划体系,严格城乡规划修改程序,完善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制度,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提出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要求,强化法律责任,补充法律授权等内容。
报告最后谈了几点体会:回顾规划法的修改过程,可以看到变革会受到当时的法律环境和行政体制的影响,《城乡规划法》的修改集中在城乡统筹、依法行政等方面。从趋势看,规划工作的综合性越来越强,要兼顾安全与发展、战略思考与空间落实、全局与局部利益分配等,既要代表管理者的意图也要代表公民的诉求,推动规划的科学性任重道远,规划法仍有不断完善的余地。“未来存在,规划事业就存在!”
报告从行为主体的角度入手,提出认识城市规划工作的三个维度:职能、职业和学科,剖析了三个维度的相互关系,提出社会需求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素。面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及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需求,应该客观、历史地评判城市规划的经验教训。
报告在充分肯定城市规划的巨大成就的同时,提出了五点反思,一是三维同构与理性缺憾,二是规划效用认知出现偏差,三是对规划权威性有误解,四是学科建设滞后于规划实践,五是对新时代的需求缺乏深刻把握。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摒弃简单机械、单一碎片和计划经济的思维方法,强化科学思维、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市场思维、历史思维,推动学科范式转变,以满足“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的时代需求。
报告认为,城市动力学的核心在于深入剖析两个层次的空间动力:一是城市与无边无际的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二是城市内部各个次区域与城市动力空间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中国,城市动力空间的研究实践主要表现为增长主义和结构主义的规划实践。报告列举了增长主义的规划实践,诸如哈尔滨松北发展战略,代表了典型的新城发展路径,更成为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强大引擎;福州新区的发展,通过战略视角精准判断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使新城区成为城市扩展的重要驱动力;而北京的疏解与多中心政策,则在延续疏解思路的基础上,动态调整和优化城市结构。
另一方面,报告列举了结构主义的规划实践,包括《武汉2049》,从全球功能网络与价值区段的动力分析,旨在打造四个中心,构建一个以人为本、可持续的理想城市;《杭州2050》则基于大数据洞察创新空间的发展脉络,塑造了一种新型动力空间,打造创新圈与魅力圈;《上海2035》从全球视角出发,着力解决城市东西发展不均衡、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广州2049》通过建立功能-空间-人的需求的动力空间耦合模型,提出了“两洋南拓、两江东进、老城提质、极点示范”的空间发展新战略。
报告开篇指出“住”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习多次强调住房的重要性,指出“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12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新时期国家对“住”提出更高要求,从“住有所居”上升到“住优所居”,住房城乡建设部把建设“好房子”作为中心工作。国际上对住房问题一直高度关注,我国规划界也在住房领域有长期的积累和研究。住是城市人民性的重要体现,住房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让人民群众能住上更好的房子。
报告回顾了住房发展的历史演进,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居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有没有”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住房发展成就卓著。面向“好不好”的要求,还存在供需不匹配、配套不完善、交通缺衔接、形态缺控制、建筑品质差、制度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
报告从三个问题引出规划视角下“好房子”建设的重点工作。一是什么人需要“好房子”?“好房子”要面向全体人民,使不同支付能力的群体,都能够获得与其家庭构成、人生所处阶段相适应的适宜住房和良好居住环境,重点关注当前住房问题最为突出的“新市民、青年人”和“老年人”群体;二是需要什么样的“好房子”?既要建设好的建筑本体,包含宜居舒适、绿色低碳、智慧服务、安全适用、新技术建造、空间和美六个要素;也要提供好的居住环境,包括保障用地、优化尺度、降低强度、完善配套、提升绿度五个要素;三是如何推进“好房子”工作?可通过体检评估、政策统筹、要素协同、技术集成、长效维护五个步骤的滚动推进实现“好房子”工作的落地实施。
报告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系统推进“好房子”工作,当前重点是项目带动、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求实的精神、活跃的思想、严谨的作风”——邹德慈老院长在上世纪90年代倡导的中规院院风至今培育着一代又一代中规院人,前辈们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是观察我国城乡规划历史的“晴雨表”,他们对城乡规划事业的矢志不渝,是激励新时代规划人不忘初心的宝贵财富。下午的“国家使命”版块,多位发言专家作为不同领域的行业先锋,重温了中规院人自建院以来用专业技术服务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峥嵘岁月:向上支撑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出台、向下落地实施建设,形成标杆示范;在存量更新时代探索规划实施的新模式,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站得住”的中规作品;以赓续保护中华文脉为己任、保护名城、建设新城;探索全过程式“问诊”体检方法、助力可持续视角下的人居环境品质提升;以住房规划为抓手,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关注“一老一小”和青年群体的多层次需求、构建全龄友好城市;探索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和旅游领域全生命周期实践;系统完善规划体系、持续引领技术前沿;以珠三角地区规划实践展现规划的价值观、前瞻性与针对性......
从发言人激昂励志的演讲中可以探知,中规院人多年来在城市更新、城市体检、城市设计、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住房保障、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城市安全与韧性、乡村振兴等各个领域主动作为、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创新驱动、深耕市场,体现了中规院人的精神底色和固有基因——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正如原总规划师张菁所倡导的:“维护公共利益,为人民规划建设更加美好的城市正是规划师的职业价值所在!”未来还有哪些我们共同缔造的美好值得期待?后续上新,敬请关注。
报告开篇回顾了中规院70年来在规划和实施层面所取得的成就。七十年来,中规院引领行业,探索形成了众多城市规划的业务原型和产品,向上支撑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出台,向下落地实施建设,形成标杆示范。这些0→1的创造活动涵盖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战略规划、国家重大过程、城市设计、灾后重建、名城保护、城市双修、海绵城市等领域,目前还在不断开拓新的类型。中规院人用专业技术服务并影响了新中国的城市发展,而城市同样也影响和塑造了中规院人的精神,包括科学态度、自由思想、创新精神、务实作风等。
报告在第二部分提出存量更新时代如何面向实施的思考。当前,我国国家政策导向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三大工程”、完整社区、社区嵌入式设施等,更加聚焦城市建设,关注项目实施和操作。地方实践也由增量时代的“规建管、投运维”转为“投运维、规建治”一体化的新模式。
报告通过例举北京谷泉会议中心、三亚海棠湾、南通创新区、东莞松山湖、深圳后海、深圳湾超级总部等实施型项目案例,指出存量更新时代面向实施,关键是要把握实地、时间、实体(人)三个准则,选择一个好的基地、让时间做功,与城市共同成长、共同成就。
报告在最后总结道,中规院人走过的70年足迹,每一步均印证着在国家、时代、行业重大变革和重大转型之际,创新与开拓新思维、新方式、新方法的自我更新。这也是中规院人的精神底色和固有基因。存量时代,中规院人只有继续与实地相随共生、与时间做朋友、与实体成为伙伴,才能更好面向实施,打造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站得住”的中规作品。
报告第一部分提出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再认识。基于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初心”的领会,报告从首轮编制的技术性难点、体系建构的同步性难点、管制方式的变革性难点三方面来提出要理性认识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阶段难点”。同时强调要客观看待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成效”。报告认为,国土空间规划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未来五年是国土空间规划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阶段。
报告第二部分提出了对未来技术方向的再思考。面对系统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新要求,持续推动规划理论与技术演进和再系统化的学界新动向,持续完善规划编制、监督、政策、标准体系的管理新趋势,深化探索规划意图与发展实际相衔接的地方新需求,报告提出以下六点技术方向:一是把握时代特点,更适应存量时代需求;二是体现国家要求,更精准支撑国家战略;三是在行业管理上更系统完善规划体系;四是在地方发展上更有效服务市场需要;五是技术革命,更持续引领技术前沿;六是回归人本,更显性服务民生福祉。
张广汉:《赓续保护中华文脉,规划创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0年历程回顾》
报告基于对中规院70年来在名城保护规划理论和实践的梳理,总结和探讨了中规院在赓续中华文脉,规划创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规划新区,保护古城,一五时期在洛阳、西安、包头等城市的新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工作中,中规院的老一辈规划师提出“避开古城建工厂”的先进理念,为后期的古城保护奠定了基础。
二是保护名城,赓续文脉,自1983年成立名城所以来,承担名城保护重要研究课题,研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起草名城保护法律法规,在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文物保护和中华文明重要标识等的保护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是守正创新,建设新城,从包头、到深圳、到雄安的新城城市规划建设历程中球王会app,不断守正创新,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四是城市更新,文化引领,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面对城乡发展不同阶段不同问题,中规院研究城市发展规律,编制标准,推出案例,提供政策支撑,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和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报告在最后提出总结与展望。中规院建院伊始,就把赓续保护中华文脉为己任,规划创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目标,取得优异的成绩。未来中规院将继续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陈振羽:《从设计到治理——以城市设计为核心的城市建设治理体系构建初步思考》
十八大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来,城市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并历经了从出台部门法规和实践探索向建立健全设计制度体系的顶层思路螺旋式上升过程。城市设计是实现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重要工具,建构以城市设计为核心的城市建设治理体系,将有助于我国城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建设完善。
报告指出,国际上城市设计治理理念和方法不断融入城市治理实践工作中,对我国未来城市设计工作具有启示意义。当前,在我国步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灵活快速有序地适应不断出现的更新诉求和更新行为是需要面对的挑战,而传统规划管控体系已难以适应存量更新时代的转型需求,城市设计是破解“变”与“不变”的重要路径。
报告进而提出,在此背景下,城市设计具有新的时代内涵:为城市而设计,涵盖为实现城市高质量建设发展而开展的各项设计工作。城市设计需要“升维”,加强精细化设计、全流程指导、多主体认识;需要“扩域”,统筹多专业、扩展多技术、采用多手段。未来,在技术路径上,应分空间层次、分管控地区、分要素类型,明确不同尺度的设计要求;在流程再造上,应实现行政流程的从规划到许可全过程参与、实施流程的从设计到实施全主体协调,通过全周期的城市设计制度加强实施落地、提高治理能力。
报告基于可持续规划理论与人居环境品质提升,指出城市是多尺度、多因果关系的复杂系统,涉及“社会经济”、“生态”和“技术”等多系统间的平衡关系。国际上从系统维度、尺度规模、空间关联、利益相关四个方面对人居环境领域进行系统测度,从上述四个方面评估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转变过去蓝图愿景规划的方式方法,通过问题导向的体检来解决现实的问题。
报告接下来讨论了城市体检的整体系统观。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1(SDG11),从多目标维度、多空间尺度、多系统角度构建“问诊”式规划方法,通过体检来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逐步推动人居环境的品质提升。以城市体检为牵引,统筹规划、建设与治理的全周期城市管理,有效提升城市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划细城市体检单元,从房子开始,到小区(社区)、街区、城区,找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将这些问题成为更新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报告在最后提出了三项全过程式“问诊”体检方法。一是全科+专科的问诊式体检,二是以精准查找问题为导向的体检技术方法,三是全过程参与式工作方法。
2023年11月,倪虹部长接受新华社权威访谈指出,构建房地产新模式,在体制机制上,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从要素资源科学配置入手,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防止市场大起大落。
报告首先识别了当前人口城镇化和住房发展的主要特征。一是我国人口增长拐点已到来,新增城镇人口带来的住房需求将有所减少;二是我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全国城镇新增住房需求量触顶下降;三是部分城镇居民住房需求已提前释放,叠加经济、就业和收入预期压力,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出现下滑。
报告接下来分析了住房发展存在的供需错配风险及根源。在城市层面,我国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分化更加明显,三四线城市供给过剩风险显现。从城市内部看,大城市内部住房供需空间错配,城市核心区以外地区住房总体供大于求。造成住房空间供需错配的主要根源是地方政府对土地收入的高度依赖模式,以及缺乏经科学论证有约束力的住房发展规划引导住宅用地出让。当前,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城镇化从快速发展中后期向成熟期过渡,全国城镇新增住房需求量触顶下降,在此新形势下,城市之间、城市内部发生住房供需错配带来的过剩风险极难消化,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报告在最后提出主要对策建议。一是摸清底数,建立住房全生命周期数据库;二是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央行、财政部等多部门联动协同,加快研究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三是以住房发展规划为核心抓手,形成法定化、兼具指导性和约束性的推动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的规划政策工具;四是坚持试点先行、总结经验模式,并上升为国家政策全面推动实施“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
龚道孝:《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驱动、深耕市场——水务院的探索与实践》
报告从总体情况、主要做法、体会与展望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水务院近年来在服务国家战略、科研创新攻坚和深耕地方实践等工作中的技术创新和模式探索。
报告总体情况部分介绍了近年来水务院以技术服务为抓手,协同推动四项基本职能的概况。一是围绕中心、提前预判,主动对接、做好沟通,结合技术骨干多部委借调锻炼,协同促进业务拓展和青年人才培养;二是多层次深度参与国家政策研究起草,结合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等基础研究,夯实本领域理论根基,引领行业创新;三是开创全链条全周期技术服务模式,深耕重点领域,立足试点示范,持续巩固根据地,深挖潜在项目,打造竞争力过硬的技术品牌。
报告主要做法部分具体阐述了水务院在城市基础设施、饮用水安全、海绵城市建设、减污降碳等领域的技术实践探索。一是服务国家大局,推进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二是深耕优势专业,引领饮用水安全领域创新发展;三是锚定政策红利,推进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建设;四是拓展新兴方向,推动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报告体会与展望部分指出,水务院将继续在总院的引领下,以服务部中心工作为根本,协同推进四项基本职能,通过技术创新和专业优势打造过硬品牌,巩固好传统优势领域,积极开拓新市场格局,不断探索市场服务新模式,合作共赢促长效发展。
加快全龄友好城市建设,是贯彻落实习关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具体行动与实践。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回应人民群众多样化、提升型的美好生活期盼,保障与落实儿童、老年人、新市民等不同群体的权利成为衡量城市规划建设的最终标准。报告首先梳理了中规院参与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妇儿办公室、团中央等部门在推进儿童友好、青年友好、老年友好以及全龄友好城市建设等方面,开展的政策和标准制定、课题研究、报告发布、建设规划实践、研讨会和论坛组织等相关工作。
报告第二部分对《全龄友好城市建设指引》进行解读。在对全龄友好概念和不同人群需求规律研究的梳理的基础上,报告介绍了城市、街区、社区、建筑四个空间层次,老城区、创新空间两类重点地区以及一套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报告接下来提出对规划转型的思考。一是从“关注弱势、老幼优先”到“统筹兼顾、多元包容”。建立不同人群需求特征库,结合大数据,精细化人群画像,精准匹配人群需求;不同空间层次的关注重点不同,均需做好统筹。发挥规划作用,提供专属空间,也提供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公共空间。二是以上海、广州、长沙建设规划为例来阐述从“空间布局”到“生活场景”。空间布局宏大叙事,发展所需,但老百姓缺乏直接体感;生活场景平凡细微,但事关幸福感、获得感。三是从“蓝图愿景”到“实践路径”。加强标准规范修订制定,标准制定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转变,满足人群需求,不断完善标准体系,丰富成果形式;继续加强技术积累,支撑部委协同开展工作;同时结合城市更新工作,形成全龄友好设施及空间建设指引工具包,并要在工作中形成更广泛的公众参与。
报告总结道,“以人为中心”“人民城市” 成为新时期城市发展建设核心理念,“人”是第一位的,城镇化的发展逻辑已发生改变,要以人的视角关注空间,同时从目标层、方法层、行动层提出规划转型工作的建议。报告在最后引用金经元先生《再论“为人民服务”——规划师的伦理基垫》的内容向行业前辈致敬。
报告首先探讨了近年来规划业务工作的不断变化以及所产生的需求,地方政府越来越关注具体项目的落地和实施。打通政策-规划-项目-投资-设计-运营全过程的专业技术服务工作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作需求。更加多专业、多机构协同的工作方式,更加迫切的在地服务需求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报告接下来结合雄安研究院近年来在雄安等地组织和参与的实施项目,对如何贴近工作实际,将2035年规划蓝图转换成3-5年建设方案的工作方式做一些总结和探讨。一是用多方案比选提前处理重大问题,对于重大工程项目的关键环节,开展同等深度的多方案比选是必要程序;二是打通规划到建设实施最后一公里,面向规划管控和土地开发的法定规划体系难以真正指导具体项目建设;三是缝合专业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专业技术工作不仅要能让管理主体理解,更要成为审批的支撑保障;四是粘合各参与主体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信息误差和误判球王会app,在关键环节上及时疏通堵点加快形成共识;五是统筹各项目设计,节约资金使用,规划统筹是最大的节约;六是谋划搭建规划理念落实样板间,在小片区内构建规划落地实施的样板;七是建立多专业协同推进组织体系,避免规划拼盘,防止专业打架,建立团队知识。
报告在最后提出对工作的几点建议。在工作管理上,坚持工作推进一条主线,规划统筹一个小组,专业牵头一个归口,文件收发一个出口。对于规划专业,统筹协调各部门、各主体、各专业是职业素养。对于团队作战,学无止境、相互映衬、同心协力是工作生命线。对于规划实施,坐在办公室里都是困难,下到一线都是办法。
报告首先介绍了文旅所在文化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在国际合作、国家课题、为部委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承担着国家使命。结合大遗址保护利用规划、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文件、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保护与利用规划、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精神圣地保护传承规划、历史重大事件保护利用规划等实践案例,来讨论基于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的规划技术特点。文旅所编制的热贡、湘西项目开创了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编制的两个“第一”,也构建了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路径,并持续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区理论探索与建设指导以及文化城市规划实践探索。
报告接下来从国家使命和规划实践两方面来讨论旅游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在履行国家使命上,服务旅游规划行业,编制系列标准规范;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咨询与论证;响应国家和社会需要,开展旅游规划扶贫及灾后重建。在规划实践上,形成了3个认知、3个理论、20多个分析工具的技术积累;传承红色基因,承担系列红色文化旅游规划;编制旅游景区度假区提升规划,助力旅游高质量发展;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助力行业创新发展。
报告在最后提出新发展阶段的文旅使命。一是建设“四好”城市需要文旅助力,创造美好生活文旅作用凸显;二是在新阶段新要求下,提出特色化发展、创新性发展、融合型发展的战略要求。
我国乡村振兴的投入持续增加,乡村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但我国村庄格局持续演变分化,要防止乡村振兴投资造成浪费。报告结合大量实地调研与案例探索,探讨了城乡格局变化背景下乡村建设的思路和策略。
报告首先研判了我国城乡格局的发展趋势。社会格局方面,人口规模不断缩减,社会结构持续演化;经济格局方面,经济格局发展分化趋势明显,多元价值逐步显现;空间格局方面,聚落体系稳步调整,空间联系显著增强。
报告随后分析了城乡格局演变对村庄建设的主要影响,总结了村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一是设施供需不匹配,二是村庄建设运维压力大,三是统筹协调不充分。
最后,报告指出当前很多乡村建设的理念和方法是适应“老格局”的,与逐步形成的“新格局”不匹配,亟需探索适应格局变化的村庄建设思路与策略。村庄建设逻辑应当做出三个方面的调整,即从兜底保障转向品质提升、从新建为主转向建管运一体、从单村推进转向整体统筹。报告提出了新格局下村庄建设的主要策略,一是聚焦重点,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质量,要提高村庄建设的适老化水平,并推动建设小城镇生活圈;二是因地制宜,探索可持续建设与运营模式,要根据发展条件差异形成不同模式;三是县域统筹,完善乡村建设机制,重点统筹城乡建设、统筹资源资产、统筹决策机制。
报告从珠三角的历史地位、发展特色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等方面总结了珠三角40年发展的阶段、特征、现象,规划思想方法和理论,并结合珠海城市总体规划、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作了深入阐释。珠三角地区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引擎,展现了其开放包容的特性。同时,珠三角也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珠三角地区发展模式多样,文化多元,其内部空间结构丰富,东、北、西部分别呈现出高密度、圈层结构和走廊/网络结构。
报告以五个阶段来划分珠三角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一是1980年代启动加速,特区设立,东岸率先崛起;二是1993年进入高速发展期,全面开发;三是1998年遭遇亚洲金融风暴,开始转型;四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促使再次转型并加速发展;五是2013年后进入低速新常态,实现差异化、精细化发展。
中规院在珠三角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在规划思想方法上,珠三角地区规划强调价值观、前瞻性与针对性。在规划方法理论上,注重“两个判断,三个把握”,即注重资源价值判断与发展形势判断。在空间规划设计中,强调把握未来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城市策略、空间结构、场所营造。面对发展不确定性时,注重弹性与适应性。在空间治理工具产出上,认为规划不仅是蓝图,应该为实施提供治理工具。
同时,以珠海城市总体规划、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为例,从技术路线和策略分析展开讨论,详解不确定性分析在综合方案中的具体应用,强调在资源与生态环境发展前提下,要分类分级落实空间管治。
最后报告总结,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要充分借鉴香港、澳门等区域领跑者的经验,学习先进国家和城市、国际组织、多边机构的智慧,要持续学习、观察、总结与进步。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行业动态 科技创新推动城乡规划建设治理领域智库建设——中规院2024年“中规智库”规划创新年会成功举办